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系
2023届民族传统技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张静
设计主题:《纸-服装设计》
学生:叶懿、陈蓉、沈春兰、 罗艳、查箭杰
作者简介
叶懿,女,云南楚雄人
陈蓉,女,云南曲靖人
沈春兰,女,云南迪庆人
罗艳,女,云南文山人
查箭杰,女,云南临沧人
获奖情况
叶懿:
2021年3月获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2021年3月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
2021年7月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荣获优秀志愿者
2021年11月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2021年11月获全国高校大学生一带一路倡议宣传活动优秀贡献者
2021年11月参加学院简历大赛荣获三等奖
2022年5月获学院“优秀志愿者”
2022年6月被评为艺术系“优秀团总支委员”
2022年6月被评为“优秀艺术团团员”
陈蓉:
2021年3月19日获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2021年3月20日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2021年11月1日获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二等奖学金
沈春兰:
2021年3月获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2021年9月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2022年3月被评为艺术系“优秀志愿者”
罗艳:
2021年3月获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2021年3月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
2021年11月获第6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查箭杰:
2021年3月获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2021年3月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设计简介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生动而受欢迎,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这个作品是的名称是《纸·服装设计》,作品采用了刻纸、剪纸和折纸的方法来表现出4套不同风格的服装和他们的附属产品,我们分别给这几套衣服命名为《谷蝶》《夏善》《素》《报纸玫瑰)》,其中《谷蝶》《夏善》《报纸玫瑰》采用的是拖尾式裙设计,在传统民族纸艺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报纸玫瑰》与环保理念相挂钩,《素》这套衣服是在旗袍的基础上融入民族传统纹样,如凤凰和荷花。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集体设计
个人设计
设计主题:春夏秋冬
学生:二弟、李琳、刘清瑞、玉应坎
作者简介
二弟:特职院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职位,参加过学校众多活动,获得了学校“敬老月”活动三等奖、学院心理剧比赛二等奖、“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大赛优秀奖、云南省第十届“挑战杯”铜奖。
李琳:特职院学生,礼仪社社员,为人活泼,积极向上,获得学院心理剧比赛二等奖、“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大赛优秀奖、云南省第十届“挑战杯”荣铜奖。
刘清瑞:特职院学生,担任班长职位,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为人做事认真负责,有大局意识。获得学院心理剧比赛二等奖、“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大赛优秀奖、云南省第十届“挑战杯”铜奖。
玉应坎:特职院学生,对色彩以及形体结构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艺术功底较强。获得学院心理剧比赛二等奖、“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大赛优秀奖、云南省第十届“挑战杯”铜奖。
设计简介
团队作品以剪纸、筷子、编织为主,以疫情为背景,增添了时令花朵,刻画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端庄大气的同时又不失简洁,寓意着望花开,疫情终。作品中的筷子和编织为辅助物,以筷子搭建其他物品,以编织花衣服为点缀,让整幅作品更为华丽。
二弟设计
李琳设计
刘清瑞设计
玉应坎设计
设计主题:《中国之星》
学生:吴冬 包自琴 蒋美平 陆牡丹
作者简介:
吴 冬,女,汉族,云南昭通人
包自琴,女,汉族,云南丽江人
蒋美平,女,汉族,云南保山人
陆牡丹,女,壮族,云南文山人
获奖情况:
吴冬:
2022年11月参加学院“我光盘,我光荣”活动荣获三等奖
2021年5月获得无烟校园手抄报三等奖
2021年11月参加学院冬季奥运会荣获女子铅球第三名
2021年11月参加学院旱地冰壶荣获团体赛二等奖
2021年11月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2021年12月参加同花顺杯反诈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
2022年4月被评选为“优秀团干部”
包自琴:
2020年12月获得英语AB级证书
2021年11月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
2020年12月获得计算机B级
2021年11月获得“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2022年6月被评为“艺术团优秀团员”
蒋美平:
2021年3月获“军训积极分子”称号
2021年5月获“优秀共青团”称号
2022年5月获“优秀共青团”称号
2021年11月获“校级三等奖学金”
2021年5月参加校园马拉松比赛获“二等奖”
2021年9月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
2021——2022年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
2021年9月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2021年11月获“省级励志奖学金”
2021年11月获青马工程培训结业证书
2022年5月获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陆牡丹:
2021年3月获英语B级证书
2021年11月获普通话二级乙等
2021年6月获计算机一级B类证书
2022年3月参与寒假志愿服务活动荣获艺术系“优秀志愿者”
2021年11月参与“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获“优秀奖”
设计简介:
作品以中国地图和云南地图为背景,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展开,以戳戳绣的表现手法来设计,体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其中一幅以中国地图为载体,以疫情防控为核心,在党徽和五星红旗的照耀下所展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奋战,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们宛如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临危不惧,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我们应携手奋战,向最美逆行者学习,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另一幅是以云南地图为载体,以脱贫攻坚为核心。脱贫攻坚的列车跑遍了全中国,跑遍了大云南,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终于在党的带领下,我国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身处新时期,我们既面临着新挑战,也有了新的机遇和舞台,应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与工作中,走进人群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一己之力!
包自琴、陆牡丹设计
吴冬、蒋美平设计
设计主题:《织韵》
学生:王萍
作者简介
姓名:王萍
专业:民族传统技艺
民族:苗族
获奖情况
2021年11月参与全国高校青年“智慧助老”宣传月活动获“优秀个人”称号
2021年3月获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
2021年3月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
2022年5月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设计简介
《织韵》运用钩针编织了毯子、抱枕、坐垫、茶杯垫、穿戴品和小饰品等。毯子的配色灵感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波斯瓦六边形、四边形、三角形拼花拼成整块,毯子中间用泡芙花做点缀,寓意着坚韧和坚强,以青绿色为底色象征着生命与希望;抱枕和披肩运用马卡龙色系,给人一种优雅纯净的感觉,仿佛让人游走在梦与现实的边境,给视觉空间增加了色彩感和灵动性,同时,在钩针织物上运用珠子点缀使得织物更具立体感。
设计主题:《生命》
学生:朱珠
作者简介
姓名:朱珠
籍贯:云南保山
专业:民族传统技艺
获奖情况
2021年3月获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
2021年4月获计算机一级(B)证书
2021年9月参加“七彩假期”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21年12月荣获第一届校园体育文化节迎新杯篮球赛“一等奖”
2022年5月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设计简介
我的作品主题是生命,灵感来源于COP15,主要材料是衍纸。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是我们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各种哲学道理,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生活诸多方面起着必不可缺的调控作用。
《炽热 向阳》: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也要向阳而生,每天都要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背影》: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孔雀的背影,显得格外的孤独,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
《永不言弃》:敢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打破桎梏,像海浪一样无所畏惧,大胆的往前冲,终会抵达彼岸。
《蝴蝶》:若不经历破茧时的痛苦挣扎,又怎能成为美丽的蝴蝶,我们要冲破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做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
《炽热 向阳》
《背影》
《永不言弃》
《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