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7月8日,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育与康养学院“高原格桑-手语传心”实践团队奔赴迪庆雪域高原,以专业技能服务边疆群众,在红色教育、生态保护、民生服务中践行青年使命,奏响“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强音。
长征精神铸魂,擦亮青春底色
在迪庆红军长征纪念馆,师生们通过珍贵文物与沉浸式影像,重走红军长征过中甸的壮烈征程。“当年红军在藏区播下革命火种,今天我们用手语传递党的声音!”特教专业学生在纪念馆前用手语打出誓言。师生们将长征精神转化为行动力,次日便奔赴海拔3260米的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不惧风雨清理垃圾10余袋,用汗水守护“高原明珠”的生态屏障。
“一老一小”连心,传递特教温度
实践团队深入迪庆州社会福利院与小中甸镇和平村,开展“格桑花暖心行动”。在福利院,师生共同访谈工作人员,了解福利院组建历程以及福利院儿童情况,同时给孩子们展示了手语版《义勇军进行曲》,捐赠的20套学习用品承载着特教学子对孩子们的关爱;在和平村,实践团队学生针对老人防诈弱点,开展防诈宣传,由村小组组长辅助进行汉藏双语讲解;同时针对高原地区特点,介绍高原营养膳食搭配,更以推拿手法演示辅助老人家缓解劳损疼痛。“老人家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对我们这次活动最高的评价,只要用心用情,民族团结一家亲永远不是一句空话。”指导教师张馨尹感慨道。
文化交融聚力,共筑民族共同体
走进迪庆州博物馆与古城非遗体验中心,唐卡的绚丽色彩、藏香的氤氲药香让师生沉醉。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实践团队师生亲手参与藏香制作,体验手绘唐卡纹样。“每一笔金线都象征民族团结的金纽带”,实践团队成员在唐卡上绘出石榴图案。
“这次实践让我们读懂‘国之大者’!”指导教师史洋总结道。这支涵盖汉、藏、壮、彝等多民族学生的团队,用专业技能破解高原民生痛点,以文化浸润促进民族交融。当00后学子在雪域高原俯身清垃圾、执笔绘唐卡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春担当已化为具体行动。正如团队成员们所言:“我们要做扎根大地的格桑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