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健康进校,预防先行——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0日 来源: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阅读:1330    字号:
分享到:

FANGYIZAIXINGDONG

预防传染病

健康进校园


温馨提示



抓好传染病防控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临近,气温变化频繁,各类春季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了保障同学们的身体健康,确保大家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特此发布这篇春季传染病预防指南,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图片

常见春季传染病及其症状

图片
1. 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肺炎、呼吸困难等症状。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初期表现为低热、乏力,随后皮肤上会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透明的小水疱,瘙痒明显。

3.麻疹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随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可能并发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4.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5.流行性腮腺炎

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开始出现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肿胀多在3~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提别提示:肺结核(不分季节,呼吸科常见传染病)

慢性咳嗽(持续2周以上),午后发热(往往是低热),伴乏力、盗汗,或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春季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第三图.png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和眼睛。

2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3
注意环境卫生


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等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4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封闭空间。如必须参加集体活动,请佩戴口罩,并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5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皮疹等症状,应自觉戴上口罩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患病期间应居家隔离休息,杜绝带病上课,待痊愈后再返校上课,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6
接种疫苗




按时完成计划免疫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春季传染性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的流行与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