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闻联播播出我校演练视频)
6月25日下午,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联合呈贡区消防救援大队、吴家营派出所等单位,开展实战化火灾应急疏散演练,这既是对校园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此次演练,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和校园安全重点风险隐患部位,采取压缩时间、空间,全流程、全要素的形式进行,展现了“救早、救小”的现场应急处置意识,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强化了教育、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火灾警报声与烟雾弹同步触发,14时,演练正式启动。两栋教学楼师生按预定路线向国旗台前广场疏散。针对残疾学生群体,学校提前组建互帮互助小组,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全员安全撤离。班级采用“班长领队、学生居中、安全委员收尾”的三层管理模式。楼层引导员在楼梯拐角等关键节点严防踩踏。全体师生疏散用时3分11秒,医疗组、消防救援组全程待命,演练流程环环相扣。
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到校指导,指出,此次演练设计科学,流程衔接高效,针对残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机制,为全省特殊群体应急保护提供示范;演练中,从警报响起到清点人数实现全要素实战模拟;多部门联动紧密,协同配合,充分检验了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本次演练作为“安全生产月”的重要实践,不仅使师生熟练掌握逃生技能,更通过“校地联动”模式强化了特殊群体的安全保障。我校将定期开展联合演练,推动应急预案与地方应急体系融合;同时依托“1530”安全教育机制,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完善“一人一策”特殊群体保护方案,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持续筑牢“平安校园”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