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充分发挥学院特色,于 7 月 5 日至 9 日,精心组织 “易班青禾社会服务团” 和 “青禾电商直播团” 两支队伍,奔赴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开展主题为 “青春助力乡村,数字点亮梦想” 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由 6 名教师带领, 30 名学生踊跃参与,其中有9名残疾同学。在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中,全体师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服务,共青团姚安县委也为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诸多支持,共同为姚安县的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彰显了特殊教育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先烈精神,筑牢理想信念
红色教育是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7月5日下午,全体成员走进姚安县光禄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姚安纪念馆。在讲解员引导下,队员们凝视泛黄的史料、斑驳的实物,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艰难困苦中坚守的信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的同时,也丰富了队员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知,更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使命感,为后续服务当地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关爱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传递温暖真情
7月7日上午,易班“青禾”社会服务团走进姚安县乐养中心,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关怀。活动伊始,团队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伴随着经典红歌与轻快民谣的旋律,老人们或合着节奏拍手,或低声哼唱。乐养中心内欢声笑语,暖意融融,温馨的氛围瞬间拉近了两代人的心灵距离。
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智能设备使用难题,队员们化身“数字辅导员”,开展手把手教学。从最基础的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到使用微信视频与远方子女实现“云团聚”,再到浏览新闻资讯。当看到老人们颤巍巍地成功接通子女视频时,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付出的深远意义——这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为亲情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电商直播:赋能乡村振兴,激活发展动能
依托数字经济学院的专业优势,助力姚安县乡村经济发展,是 “青禾” 电商直播团此次 “三下乡” 活动的核心任务。7 月 7 日,团队聚焦姚安县特色资源,深入国际花卉电商直播产业园展开实践,以直播为纽带,架起乡村与市场的桥梁。
为让直播内容更贴合产业实际、更具专业说服力,团队首先重点走访了当地 4 家代表性企业:云南姚州城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姚安毅云花卉有限公司、巨坤生物科技 (云南) 有限公司。同学们认真聆听企业负责人对生产流程、产品特色、销售模式的介绍,细致观摩花卉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等全链条运作,还主动参与产品打包等关键环节的实践操作。通过零距离接触电商助农产业的实际运作,队员们对姚安县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产品优势有了直观且深入的认知,为后续直播内容的策划与讲解积累了宝贵的行业素材和专业底气。
在完成企业走访和实践体验后,队员们迅速转换角色,架起直播设备,以国际花卉电商直播产业园为背景,开启了首场助农直播,详细介绍花卉的品种特性、种植环境、养护方法,以及从田间到餐桌(或花瓶)的全流程品控措施。
这场直播不仅展现了姚安鲜花种植基地的优质产品,更通过 “专业讲解 + 真实故事” 模式,让更多人了解到姚安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为后续持续开展电商助农直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坝子腔调研:守护文化瑰宝,助力非遗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安坝子腔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7 月 7 日下午,易班 “青禾” 社会服务团深入调研这一文化瑰宝,开启了一场非遗保护的探索之旅。
姚安坝子腔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彩菊与省级传承人钱成忠,与团队成员开展专题座谈。两位传承人不仅细致解读了坝子腔婉转灵动的唱腔特色、载歌载舞的表演精髓,更追溯了其与农耕生活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客观呈现了当下的传承现状,让同学们对这门艺术有了立体认知。
座谈中,同学们与传承人积极互动,围绕艺术特色与传承问题踊跃提问。当传承人口中 “年轻人不爱听,学的人很少” 的感叹响起,当坝子腔面临的受众萎缩、传承人老龄化等困境清晰浮现,队员们内心受到强烈触动,深刻感受到守护这门非遗的迫切与责任。大家一边认真记录曲谱片段、表演技巧,一边思索如何以青年力量为其注入新活力。
为全面掌握情况,团队还精心设计了针对性问卷,走进街头巷尾发放 150 多份,同时与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深入交流,广泛收集民众对坝子腔传承的看法与建议。这些鲜活素材的积累,为后续形成专业实用的调研报告与保护对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助残扶弱:践行社会责任,彰显青春担当
关注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温情是活动的重要环节。7月8日下午,易班“青禾”社会服务团携带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走访慰问姚安县仁和村当地残疾贫困户。崎岖乡间小路上,队员们扛着物资前行,每到一户都帮忙收拾院落、整理杂物,并与户主围坐谈心。
“家里几口人?”“身体状况如何?”“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队员们边问边记录,细致了解每户家庭结构、健康状况、收入来源及子女就学等实际需求。看到有的家庭因残致贫却积极生活,有的父母为残疾孩子未来默默打拼,队员们深受触动。送上慰问品时,老人们紧握队员的手反复道谢。此次走访不仅让队员们体会到基层群众的不易,更坚定了他们运用所学服务社会、扶助弱者的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
此次“三下乡”活动,队员们将课堂所学与基层所需紧密结合,在红色教育中淬炼初心,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温暖,在数字助农中践行使命,在文化保护中传承根脉。这段扎根大地的实践经历,既为姚安县发展留下了青春足迹,也让每位队员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切实实现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