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洋老师作为教育与康养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守着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她努力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师德师风,致力于陪伴学生成长,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1
用心陪伴,构建心灵港湾
辅导员的工作,始于对学生的真心陪伴。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教室、宿舍,还是操场、食堂,都是史老师与学生们交流互动的地方。史老师深知,只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记得刚入职不久,史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因环境陌生和学习压力等问题,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史老师发现后,第一时间与他取得联系,耐心倾听他的烦恼和困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史老师几乎每天都会与他谈心,帮助他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史老师鼓励他参加各类活动,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借助家长、同学们的力量,逐渐帮助他融入大学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走出了困境,恢复了自信,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看着他的转变,史老师深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用心陪伴学生的决心。
2
因材施教,助力学生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潜力。作为辅导员,史老师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对于学习成绩优异、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史老师积极为他们提供专升本方面的信息和资源,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活动,为他们的升学之路保驾护航。对于那些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实训等,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入职以来,史老师先后指导学生在云南省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各类征文比赛、呈贡区手语大赛等赛事中获奖;曾带领院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得云南省大中专学校优秀实践团队称号,也指导帮助学生申报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在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史老师一次又一次体会到了作为辅导员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如同“灯塔”般的指引作用,也愈发坚定要成为学生们引以为傲的榜样。

3
品德引领,塑造健全人格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史老师始终将品德培养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话、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史老师定期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思想的洗礼。在班级管理中,史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史老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史老师始终坚守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原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关爱有加。在史老师的影响下,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学生们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

4
家校共育,凝聚教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史老师深知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因此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史老师定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同时,史老师也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通过家校共育,不仅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也让史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服务。
5
自我提升,践行终身学习
教育是一项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事业,作为辅导员,史老师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学生工作的要求。因此,史老师始终坚持自我提升,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史老师积极参加各类辅导员培训、研讨会和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心理咨询技巧等。同时,史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学生管理等相关的教育类书籍和文献,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在工作中,史老师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学生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通过主动的自我提升,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指导和服务。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在辅导员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史老师将继续坚守师德师风,用爱与责任为学生点亮前行的路。史老师相信,只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行动去践行高尚的师德师风,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